前天晚上,“應邀”在某人公司旁邊的快餐店共進晚餐。
用完膳,去取車。在離吃飯不遠的,是天鵝湖路與哪條小路的交口。車旁邊,一個30多點的、抱著個娃又牽著大娃的年輕媽媽,我沒多在意。開門、發動、打方向,喊他快上車,畢竟不早了。
他在副駕駛外,猶豫了一下,對著那帶倆娃的年輕媽媽:你是要打車嗎?往什么方向?和我們一起吧!她扭過頭看,說了下方向。又躊躇不決的看著我們。他接著說:放心,不要錢。倆娃媽媽這才抱著小的、拉著大的,上車,在后排坐下。
本是陌生,一路無話。中間,他緩和氛圍說到,現在這個時候不好打車吧?倆娃媽嗯了一聲,之后便是悉悉窣窣的整理什么的,也就不在意,按照導航調整路線到她家。
到達,他從副駕駛下來幫開門,也因為還抱著睡了的小娃,她說謝謝,然后另一只手掏出估計是剛才在車上已經準備好的紙幣、硬幣,估計是預估了一下路程20多元,他斷然的推回。我也一著急說了一句正常又有些不太對勁的話:別這樣,這樣我就不帶你了。又推了幾次估計是看我們真的不要、作罷,她連說了幾句“謝謝”。
重新掉轉方向,其實是要一點兒繞路的。車里音樂:“城里的月光把夢照亮,請溫暖他心房……”。都沒有說話,我們似乎不想打破這寧靜。
好一會兒,他說,其實我們應該謝謝她。看我不解,他接著說,她在車上抱著娃還準備零錢,說明她懂得別人的好意,她用誠意,對待我們的善意。
的確,如果不是她帶著孩子,而且是2個孩子,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繞路免費帶上她。或許,我們可以說工作生活各方面的緊張節奏,讓我們沒有時間去仔細留意別人、感知別人、溫暖別人。
是的,我們可以有這樣的理由,就像我們在陌生人哪怕是鄰居敲門,也不無警惕應答開門;就像看到那些衣衫襤褸行乞者,從我們旁邊擦肩而過……因為不知道真假,也無心分辨真假。
可能,我們在這城市里生活得久了、在高樓大廈里居住得久了、與曾經的校園青蔥歲月隔著久了。以至于,我們忘記了很多。
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孩子,給予了全部的愛心。也許,在看到孩童時,才會更容易讓我們觸動。
心存善念,心懷善意。這座城、這城中的人,會更溫暖,哪怕彼此從不曾認識。就如同那晚的車窗外,星光與燈光輝映的城市夜色,分外柔和,無比安寧。
市場管理部 柯昕霞